当前位置 : 主页 > 关于我们 > 新闻中心 >

什么是ESD?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?怎么产生

time发布时间:2021-07-02 15:59
visit阅读:134 次
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,就是常说的“静电防护”,简称ESD。  
什么是ESD?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?怎么产生的?
​在维基百科中的定义:Electrostatic discharge (ESD) is the sudden flow of electricity between two electrically charged objects caused by contact。 翻译成中文意思是,两个存储有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瞬时电流。  
在百度百科的解释是“静电释放 ”:ESD是20世纪中叶以来形成的一门研究静电的产生、危害和保护的学科。 因此,习惯上将用于静电防护的设备称为ESD,中文名称为静电阻抗器。  
 
ESD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,常见的ESD现象有:
 
(1) 雷雨中产生的闪电就是放电现象,原因是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所积聚的正点与大地的负电相遇。
(2) 在干燥的天气里,当你接触到另一个人时,你感到的触电。  
(3) 在铺有地毯的地板上行走后,手接触金属门把手引起的电击。  
(4) 冬天梳头或脱毛衣时的电火花。
 
静电的产生: 
 
静电是由于电子分布不均而产生的一种静止的电荷,其产生的方法有两种。摩擦起电与感应起电,摩擦起电是最常遇见的,其他的则是电厂诱发、直接充电等。  
 
影响电荷量的因素: 
 
摩擦带电的极性和强度由摩擦带电序列决定。湿度越高,静电越低。55%湿度下产生的静电量约为10%湿度的5-20%。除此之外还有电荷产生的速度;摩擦带电的相对位置; 接触紧密程度;摩擦系数;分离速度。放电速度:材料的电导率;相对湿度; 地表水汽的分布;重新接触的速度甚至还伴随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都有关系。  
 
1、摩擦起电 
a) 当具有不同特性的两种材料(至少其中一种是绝缘体)接触并分离时,电荷从一种材料转移到另一种材料。  
b) 电荷衍生材料为负,反之亦然。  
c) 产生的电荷类型与两种材料的相对位置有关。  
任意两种材料摩擦后可判断其电极性。 在摩擦生电的过程中,两者之间的距离越远,各自产生的电荷就越多。  
 
2、感应起电 
a) 非接触法 
b) 当导电材料足够接近时,来自静电源的静电场将导致导电材料表面的电荷分离。